近年來備受關注的熱點政策--環境稅是否征收?何時征收?據自中國生活用紙網(m.almerichclassic.com),從權威渠道傳出消息,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環保部等幾大部委,或已經達成統一意見,環境稅擬于2013年開征。
人民幣升值利好造紙企業。由于我國造紙行業每年需大量進口原材料,而出口量很少,原料在外市場在內的特點決定了造紙行業成為當前為數不多的將受益于人民幣升值概念的行業。預計未來國際木漿與廢紙價格仍會維持高位并持續上漲,人民幣的升值將覆蓋部分進口原材料漲價所帶來的成本上漲,為企業帶來實質性利好。
早在十年前,學界就開始了關于環境稅的討論,但一直被認為出臺時機不夠成熟。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而國際輿論對我國節能減排的壓力也在進一步加大,環境稅出臺的時機、背景和內外部環境終于成熟。
2008年初,我國相關部委即開始聯手研究環境稅開征工作。目前環境稅征收方案初稿已經出爐,2013年開征的時間表也已經初步確定。根據方案,在全國范圍內開征資源稅前,相關部門在討論一致后,會先選擇部分重點城市進行試點。據悉,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市都可能成為環境稅試點。試點方案成熟后,將加快環境稅立法的推進。
上述權威人士介紹說,環境稅初稿在形成前,共有三個備選方案。而最終方案的中選是由于其設計原理更接近環境稅的本質:將市場主體的環境污染成本消化到市場價格之中,即把成本變成稅率,最終實現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目的,同時按照“誰污染,誰繳稅”的原則,并未增加企業負擔。
環境稅開征后對高排放高污染企業的影響一直是環境稅出臺的阻力,企業能否接受新稅收品種是方案制定者首要關注的問題。
“方案之一是排污費平移轉換成新的環境稅,征收范圍、稅基和稅率中等不變,這個方案的好處是可在2012年實現環境稅的征收,但在實現節能減排優化結構的目的方面不夠理想”,上述人士表示。
而方案之二是在現行排污費基礎上增加5至10個百分點,但這將給造紙、火電、焦化、金屬冶煉等企業帶來較多負擔,甚至影響到相關行業鏈。最終,上述兩個方案均落選。
環境稅主要是指對開發、保護、使用環境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按其對環境資源的開發利用、污染、破壞和保護的程度進行征收或減免。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賈康曾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征收環境稅看起來是增加了企業負擔,但如果設計得好,能有效制約企業對化石能源的消耗。在經濟壓力下,企業會千方百計地節能減排,千方百計地開發有利于循環經濟的工藝和技術,從而達到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
此外,財政部目前正在加快研究一系列稅收改革方案的推出,時間表也漸漸明晰——2010年的重點是推行資源稅;2012年擬開征房產稅;2013年則是環境稅。遠景規劃中,2013-2017年將重點推進社保稅等多項改革,而遺產稅將有望于2020年推出。
2011年造紙行業行業整合與升級
受益于宏觀經濟的回暖,造紙包裝行業企業普遍利潤大幅提升,行業走向景氣高點,未來行業整體產銷量與收入仍將持續增長,但隨著經濟增速放緩,通脹壓力增加,行業內企業利潤增速也將放緩。
我國造紙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已取得長足進步,業已成為世界第一大造紙國,且總產量仍在不斷擴大,行業已經進入了供過于求的時代。但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行業集中度過低,大型企業僅占12%;國內林地不足,原材料對外依存度較高,每年近半數原材料需依靠進口;行業整體污染嚴重,資源利用率不足。近年國家頒布多項節能減排、規范行業發展的政策,行業整合與升級已成造紙行業未來發展的主線。
隨著進入“十二五”,更多的相關政策將持續跟進,通過不斷提高環保標準、對低污染低耗能企業給予優惠、完善各項配套措施等方式,造紙行業將實現整合與升級,企業競爭力與盈利能力也將進一步提高。
人民幣升值利好造紙企業。由于我國造紙行業每年需大量進口原材料,而出口量很少,原料在外市場在內的特點決定了造紙行業成為當前為數不多的將受益于人民幣升值概念的行業。預計未來國際木漿與廢紙價格仍會維持高位并持續上漲,人民幣的升值將覆蓋部分進口原材料漲價所帶來的成本上漲,為企業帶來實質性利好。
通脹環境下,產業鏈完整的林紙一體化企業將直接受益:林紙一體化是造紙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擁有林地的造紙企業將獲得原材料保障以及來自上游產業的額外收益。隨著木漿價格的回升,明顯出現了國內漿替代進口漿的情況,國內造漿企業利潤明顯快速回升,而同時單純的造紙企業則利潤增速較慢。隨著全球進入大通脹周期,產業鏈完整的林紙一體化企業一方面可降低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可在終端產品價格上漲中獲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