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環保”怕是紙行業頭痛的事情,環保局的回頭看更是讓大家心驚膽戰。近日廣東省東莞市迎來了史上猛的“關停潮”!
目前市環保局已經給出鐵任務:關停5000家“散亂污”企業,淘汰708臺生物質鍋爐。而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東莞市更是出臺獎勵措施,鼓勵全市“兩高一低”企業主動關停引退。根據東莞市環保局、市財政局、市經信局近日聯合印發的《2017年鎮街推動“兩高一低”企業提前退出獎勵辦法》,鎮街每引退1家“兩高一低”企業,至少可獲得10萬元獎勵。各鎮街須于今年8月31日前,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交有關材料。
目前市環保局已經給出鐵任務:關停5000家“散亂污”企業,淘汰708臺生物質鍋爐。而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東莞市更是出臺獎勵措施,鼓勵全市“兩高一低”企業主動關停引退。根據東莞市環保局、市財政局、市經信局近日聯合印發的《2017年鎮街推動“兩高一低”企業提前退出獎勵辦法》,鎮街每引退1家“兩高一低”企業,至少可獲得10萬元獎勵。各鎮街須于今年8月31日前,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交有關材料。

引退1家企業至少獎10萬,引退獎勵范圍從水鄉擴至全市
為改善水鄉地區環境,優化產業結構,從2015年起,東莞市在水鄉地區率先啟動“兩高一低”企業全面整治與引導退出工作。
其中,2015年,水鄉地區重點以造紙、漂染、洗水、印花、電鍍、制革等“兩高一低”企業為整治退出對象。2016年,水鄉地區又重點以“不符合城鎮建設規劃、不符合產業發展規劃、不符合環境保護規劃”工業企業為整治退出對象。目前,東莞水鄉地區“兩高一低”企業整治退出工作已經基本完成,關停、整治的“兩高一低”企業超過150家。整治退出工作帶來的節能減排成效顯著,2015年關停的53家造紙企業實際去產能523.7萬噸。
以中堂鎮為例,在水鄉經濟區啟動“兩高一低”企業全面整治與引導退出工作后,造紙大鎮中堂順勢而為,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大力推進對紙品及紙制品支柱產業優化升級,引退12家造紙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在經歷轉型陣痛的同時,為自身和水鄉經濟區可持續發展作出很大努力。近年來,該鎮通過實施加快基地集中供熱和集中排污“兩個集中”建設、推進造紙企業的電機能效提升改造等多項舉措,逐漸摸索出一條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而根據近日印發的《2017年鎮街推動“兩高一低”企業提前退出獎勵辦法》,“兩高一低”企業提前退出的獎勵范圍,目前已從水鄉地區擴至全市各鎮街。該獎勵資金是指由市財政在年度預算資金控制規模內,安排資金統籌用于獎勵鎮街在引導“兩高一低”企業退出后取得污染物減排的貢獻;獎勵對象為全市各鎮人民政府(街鎮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