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快遞的人,可能要花十元錢買一個包裝箱,收快遞的人,卻因如何處理這些紙箱而煩惱。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王月清建議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對包裝物的使用和回收制定標準,同時建議快遞企業要回收包裝。本報昨日對快遞包裝的情況進行了報道:目前紙箱回收率非常低,那么,快遞包裝回收的難點在哪里?快遞公司是否有解決措施?
兩原因致企業在包裝下功夫
如果說快遞包裹已經是“過度包裝”,或者為了包裝而包裝,其實有點冤枉快遞企業。國家郵政局去年年底的數據顯示,包裹丟失和破損仍排在所有投訴問題的首位。為了督促企業提高服務質量,國家郵政局還會定期公布一份快遞投訴榜,所有企業都會按投訴的情況,實名排列。因此,隨著消費者維權意識的增強以及行業監管的加強,企業必須用新技術和新材料降低物品在運輸過程中的破損率。不論是從服務客戶的角度還是為了企業自身的名譽,都促使它們必須在包裝上下功夫。
不可否認,包裝手段的改善提升了企業的服務質量,但用過的包材如何處理也成為難題。“快遞垃圾量日益增大,隨意處置的快遞包裝已成為新污染源。”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認為,目前快遞包裝及紙箱回收的難點在于,紙箱包裝經濟價值低,回收后難再利用,因此企業缺乏回收動力。加之,國內百姓對垃圾分類處理缺乏普及,隨意混雜的生活垃圾也給專業回收帶來不便。
據一家快遞公司介紹,原則上公司是鼓勵員工進行包裝回收的。一些公司類客戶,由于包裹量大,快遞企業已經在集中回收了。但個人客戶量小,而且困難之處在于,沒有回收的價格標準。“其實就是免費回收,所以要快遞員和收件市民自己協商。”那么對于市民而言,把紙箱給快遞員回收和扔了,差異并不大。如果拿去賣廢品,還能賺點小錢。在這種情況下,市民又有什么積極性配合回收呢?
電商快遞企業新動向
減少非環保材料使用量,從源頭降低浪費
去年國家《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出臺,快遞公司其實已經行動起來。
百世推動按標準分類回收
據百世快遞介紹,他們在包裝材料設計上,會減少過多色彩元素,降低成本。所有包裝材料有專門品質檢測部門通過專業儀器檢測,在大貨入庫階段還會進行抽樣檢測,確保供應商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源材料生產成品。
該公司也表示,紙箱、膠帶等快遞包裝材料的大量使用,確實對環境造成了不利影響,過度消耗樹木等自然資源,在包裝材料的回收處理等方面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浪費。因此該公司在實際運營操作過程中,對快件包裝所用到的紙箱、編織袋、膠帶等包裝材料,在末端分撥操作環節及派送環節,加大包裝材料的二次利用,減少整個運營環節對包裝材料的使用量,尤其是降低非環保包裝材料的使用量。同時,在各個操作節點強化對各類包裝材料按標準及規范回收的宣導,并同步加強監控管理和考核。而未來,百世快遞將推動使用環保快遞包裝材料,盡可能降低資源浪費。通過多次復用包裝材料降低包裝材料的總使用量,在包裝材料回收方面將推動按標準分類回收處理。
順豐盡量用可降解材質
記者從順豐方面了解到,該公司除了設計的減量,也盡量使用100%可以降解材質,使用蜂窩箱代替木箱。使用可回收的紙塑代替不可降解的E PS材料。在包材循環使用方面,順豐已經實現了編織袋的重復利用,取代過去一次性使用的編織袋。也鼓勵內部員工及外部客戶實現包裝材料的回收。
“快遞垃圾不再是單一經濟問題,是需要企業和百姓共擔的社會責任。”楊達卿表示,國家需要積極引導快遞包裝標準化,推進快遞包裝綠色化和循環使用;快遞企業也應結合網點建立回收體系,尤其像菜鳥驛站等社區平臺,積極建立回收體系;另外,像陽光印網等創新型物流包裝平臺企業,推進可降解等材料的使用以及可循環使用快遞箱,值得行業去借鑒。
電商巨頭新動向
菜鳥綠色聯盟成立公益基金解決瞄準綠色物流
3月17日,中國首個物流環保公益基金——菜鳥綠色聯盟公益基金在北京成立。該基金是由菜鳥網絡、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發起,圓通、中通、申通、韻達、百世、天天等6家快遞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基金計劃投入3億元,用于開展綠色物流、綠色消費、綠色供應鏈等方面的研究、倡導和推動。
高速增長的快遞業成為了中國經濟的一匹黑馬,但在快遞包裝中,“大材小用”、過度包裝的現象也比較嚴重,回收使用率極低。同時,海量快遞包裝對環境的破壞也逐漸引起社會關注。為此,菜鳥綠色聯盟公益基金將專注于解決日趨嚴重的物流業污染現狀,推動快遞包裝創新改良,促進快遞車輛使用清潔能源,引導運用大數據技術減少資源浪費,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
京東紙箱回收系統上線
京東宣布,從3月20日起,京東配送小哥上門送貨時,北上廣深的用戶可將自己閑置的紙箱交給配送員,根據紙箱的數量可獲得相應的京豆。
京東在綠色物流方面的多個探索和創新舉措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此前,京東成立了國內首家物流包裝實驗室,將減少耗材浪費提升到戰略高度,推廣使用全降解包裝袋,每年減少白色垃圾上萬噸;使用周轉箱代替一次性紙箱,品牌商二次紙箱循環使用,每年可減少使用紙箱1億個以上;電子發票、作業無紙化、電子簽收等每年可減少使用紙張8000噸以上。
目前,中國快遞包裝正在經歷甜蜜的煩惱,一方面快遞包裝連續四年井噴,2016年達312億件,一躍成為包裝業的中流砥柱!另一方面快遞包裝面臨的過度包裝、有毒包材、環境污染和回收再利用率低等難題,正在炙烤著包裝行業。
因此,對包裝印刷行業來說,物流和電商巨頭在快遞包裝綠色化方面的新動向尤其值得關注。